这些新年“智见”,值得每一位教育人听见 | 一周精读
时光机器告别2020,进入2021。
这几乎是近些年来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告别,也是最充满不确定性的一次迎新。
2021,我们会怎样?
当下,很多地方正经历着破纪录的严寒,一些地方疫情也陡然严峻,警报再起……然而,这并不能妨碍教育人对未来和美好的追问——他们纷纷向2021年“亮剑”,以学生为中心重新审视教育,追问教育价值。
在今天这个新价值迅速传播,新共识快速形成的时代,我们把他们的一些精彩观点汇集起来,希望这些新年“智见”能被更多听见,成为每位教育人的新常识。
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老师要学会“不错位,有智慧”
作者 | 孙先亮
来源 | 教育悟语《我的新年教育期许:解放学生》
2020年,“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激活中小学办学活力”等重磅文件推出,虽然角度不同,但是无不指向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为,“解放学生”,才能把人的发展做到位。
在这样的语境中再看“燃烧自己,照亮学生”这句曾是对老师奉献精神的最高赞誉。诚然,老师的奉献是无私的,但当它变成了没有了自我的一种责任时,教师也就难以包容学生。
“解放学生”,意味着我们将更需要教师对学生发展的“贡献”,教师首先需要“做正确的事”,将教育建立在科学与智慧的基础之上,教师的奉献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些教师最大的角色错位在于,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包、贴身护卫的角色,没有给学生以应有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自己成就自己;没有更专业地研究教育教学,而是用一味地用大量的知识灌输和作业来换取学生的学业成绩。
成为一名导师将是教师角色新的定位,它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学生,而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能够给予恰当地引导。
教师需要“解放自己”,只有当自己有时间与空间去成长和发展时,也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有格局和视野。
牺牲自己从来不是教师职业的目的,成就学生才是教师的伟大所在。
回归教育本质
为孩子建立终身受用的常识能力
作者 | 郑腾飞
来源 |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国际青年教育者论坛
斯坦福大学的马康斯教授是整个AI研究领域的先锋,很早之前他提到过,在这个世界中,重要的是我们的常识能力——根据对世界的认知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做出抉择的能力。
什么能够形成常识能力?这个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深入推进的关卡,同时也在困扰着我们每一个教育者。
诸如“可不可以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小部分人?”“现在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到底是生存在中等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这些来自真实世界的问题,不在任何的一个学科范围之内,甚至看起来跟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高中教育都有一定距离,但这些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时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也都需要自己去做决策。
经过2020年的疫情后,能明显感觉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不在社会运行的一线,但是在人生的一线;未来的决策者从业者,社会发声者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现在如何向孩子传达这些常识问题背后的价值,将影响他们进入社会后的价值观。
而人生的道路是如此的千差万别,我们没有办法为我们每一个孩子去规划他的人生,但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是让孩子们具备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下,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基本的常识体系。
其实,孕育常识能力的常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对当代人类知识体系有基本了解;了解人类如何生活;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原理;什么样的人生值得“我”过。
我们现在有那么多教育创新,每天都有新的概念和新的想法,但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反而是回到教育的本质去思考:我们最应该让孩子们理解的常识是哪些。
生命的拔节成长
才会孕育教育生活的幸福
作者 | 朱永新
来源 | 朱永新《成长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长大,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长大是不需要努力的。
长大不等于成长。成长,除了自然的成长,我们更多指的是心理的成长、认知的成长、能力的成长等等。
成长有客观规律,却是可以跨越不同的年龄段。一个老年人,同样可以像孩童那样充满好奇心,敢于挑战权威,同样可以很纯真,不受世俗影响。
很多人在离开校门以后就很少学习新知,很少反思自己,结果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变得碌碌无为。这样的生命,心灵和身体一样,随着长大而不断下降。
如何才能健康地成长呢?
梦想,是成长最重要的灯塔。有了梦想,人们就有了方向。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故事。善于成长的人,能够为自己的生命寻找原型,选择榜样,能够把生命的故事变成一部伟大的传奇。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清晰的,未来你就能走出别人没有走出来的距离,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既然成长更多地与心灵有关,与精神有关,阅读无疑是成长最重要的梯子,帮助人们不断前行。
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才能形成独立思考,才会有自己的思想,才能不断成长。否则你的思想永远是周围人的思想,也就意味着永远超不过你周围的人。超不过周围的人,你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机会。
坚持,是成长最重要的基石。成长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生命中的遭遇能否变成成长的机遇,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坚持。
困难、矛盾、挑战……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以不同形式,不断出现。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一切就像空气一般,组成了人生。如果遇到压力就退缩逃避,结果必然一溃千里。
如果平静地坚持,就发现一切并不可怕。把困难的石头压在背上是前行的包袱,放在脚下却是坚实的地基。不抛弃,不放弃,很多事情,咬咬牙就过去了。行动,就有果实,就有收获;坚持,才有成长,才有奇迹。
成长是人生最好的姿态,成长是生命最美丽的模样。作为教师,成长更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当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才能把普普通通的每一天变得有滋有味,才能真正品味出我们教育生活的幸福。
学校还能不能成为
学生成长链条上的主导者
作者 | 李希贵
来源 | 中国教育报《李希贵:疫情终将过去,但对教育的挑战却刚刚开始》
传统的学校教育,由于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在一些关键时刻和关键环节,甚至可以决定学生命运。
然而,疫情下的校园静悄悄,面对着空荡荡的教室,对空喊话,使我们既无力又心虚。在内心深处,我们已经隐隐地感受到了自身教育价值的残缺。
尽管疫情之后又恢复了过去的常态,但是,未来线上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工,必然波及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方式。
近年来,不少国家开始将社会性与情感发展,纳入中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人工智能时代,要求教育必须彰显“人之为人”的特性,那些可以被机器取代的技能,不再成为教育的重点。
如果我们不能始终主导着学生成长的链条,使得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培训机构和线上教育,就无法全方位、全程参与到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他们的社会性与情感发展就难以由我们把控方向。
进行线上教学的教师毕竟还有大部分时间能像过去一样有机会与学生互动,而校长和其他教学辅助人员则完全不同,一场疫情竟剥夺了他们与学生见面的机会。
校长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学生的教育里,在学校里,校长不能缺席。
如果有一天,线上学习真的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如何才能真正不缺席?如果不缺席,校长的席位又在何处?校长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新一代的学生们?
教学辅助人员也面临挑战。当见不到服务对象的时候,该如何为他们服务?当学生和教师不再需要讲台和课桌椅时,又能给他们提供怎样的帮助?
近来,我们拜访了许多互联网和非互联网公司,竟大都在投巨资开启线上教育。2021年乃至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学校的独家孤岛。
在育人的生态里,学校还能不能成为学生成长链条上的主导者,让学生们朝着描绘的目标前行?教师又能否继续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教会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与核心素养?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冷静以对,热情拥抱。
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
让家校联手建立社会学习体系
作者 | 熊达
来源 | 迪朴《2021,重新定义教育》
人的本质,就外在来说即社会关系的展现形式;内在来说,就是生命自我体验的感知。
如果在以前,现代教育对扫除文盲是必须的,对传统社会所需技能是必须的,对筛选人才也是必要的;但现代社会到了一个后工业智能时代,很多传统知识是不必要的、不必须的,过去对教育的要求是可以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手段来实现的。
所以,我们要重新定义教育。因为教育决定“人是什么”“人会成为什么”,教育应该给孩子合适的成长路线,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明德、明心、明性”的人——明白社会运行关系,明白自然规律;明白自己的内心追求,明白自己的志向,能够Follow your heart;明白自己的天赋,自己的能力边界。
我们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努力:
其一,让社会中有情怀和最优秀的人来做教育,来成为老师。
2020的疫情给了全球传统教育改变的可能性,让我们面对现代传统教育模式时来一个彻底的反思,但反思是远远不够的。
其二,改变教学模式为团队化项目制模式。
教学模式由现在的一对多,单一的讲课授课模式,改变成为团队化项目制模式;教学考核从原来的单人单科,改变成为以团队和个体评价相结合,以项目完成优劣的方式进行评估。
其三,建立新的社会学习体系,改变学校的存在形式。
只有当学校有了极大的吸引力,所有的规则才变得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执行,学生不是害怕来学校而是害怕失去来学校的机会,更不是像现在这样,学校成了限制学生身体或者思想的牢笼。
教育的重新定义还不止在学校,还在于家庭。只有通过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学分制体系,引导父母学习一定量的必修课程,才能有利于家庭支撑每一个孩子的更好成长,有利于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经济体得以蓬勃发展,有利于家庭成为社会的和谐力量。
建设学习型社会
需要向三个方向努力
作者 | 程介明
来源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程介明:学校去拥抱社会,社会也要拥抱教育》
香港有教育倡议组织认为,教育最后塑造的是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学识,即知识与能力。第二,修养,即待人接物。第三,品质,即态度。第四,价值观。
而这四个方面需要的学习经历不一样:知识与能力,大致在课程里面可以得到;品质与态度,不可能靠上课,需要有体验,也需要学校外的社会体验;价值观需要家人的熏陶、朋友同辈的影响,学校的文化,老师的楷模;媒体在学生的成长其实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原来人们容易把教育局限在学校,现在就要让教育回归社会,到处都有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学习机会。
教育新常态之一应该是返璞归真,让教育回归学习而不是学历,把学习回归学生,而不是控制在学校手里。
此外,学习的单位已经从学校逐渐变为学生个人。所以,教育新生态之二是,教育资源的投放从聚焦学校变为聚焦学习和个人。这包括个人装备有没有覆盖互联网——原来机器给学校配备,现在的学生离开学校,在家学习、线下学习,就需要有另外一个装备。这也应该成为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人学习的资源,不是金钱。家庭需要配套,需要人员配套。在学校以外,学习遇到困难,科技遇到困难怎么办?家庭贫富的悬殊出现了怎么办?原来社区设计是偶尔给学生应用的,现在整个社区应该经常把学生考虑在内。
但是这些资源不应该完全由政府负担,还应该有民间资源负担,包括民间给学生一些体验经历,或者一些机构,让学生可以短期上岗学习。
所以,教育新生态需要学校去拥抱社会,社会也要拥抱教育,人人跟教育有关系,全社会来承担对学生教育的责任,因此由全社会提供学习经历。
教育应该是全社会动员,我们可以朝三个方向努力:把社会引进学校,把学生送进社会,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
教育,我们的中国梦
作者 | 李斌
来源 | 李斌的梦马界《教育,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对这个社会未来教育情景的期待,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无东西,无左右,无英雄”。
首先,我们期待教育要超越关于东西方文化价值优劣的争论。
无论是东方的儒释道文化体系还是西方的十字架文化体系,都是人类面对复杂世界的不同生存及价值选择。而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了解,给学生成长留下自由选择、重组优化不同价值的可能性,进而实现东西文化的各自坚持和彼此互补,并警惕把单一价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冲动。
其次,我们期待教育要超越左脑重要还是右脑重要的争论。
众所周知,左脑代表着知识记忆、逻辑关系、条理分析等;右脑代表着创意想象、整合思维、情感表达等;而教育的设计理应关照时代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左右脑齐头并进、跨边界能力整合的全新思维。
其三,我们期待教育要超越精英创造历史还是群众创造历史的争论。
学校不应是培养少数伟大而成功英雄者的地方,不应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人人的方向(其实伟大的英雄本身并不需要培养);教育理应去发现每个学生自然生长的空间,自由发展的可能,以及人性规约的分寸,并通过“有教无类”的结构性安排,实现学校没有“英雄”却人人都是“英雄”的多元生态教学蓝图。
站在人类文明史的角度,世界上所有的哲学、理论、模式与现实问题之间,都不过是“病”与“药”的关系,教育同样如此。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药,没有一种药可以医治所有的病。
从最终意义上说,教育需要培养学生面对这个世界解决问题、处理关系的能力,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体验世界的丰富性,并力求影响世界的发展趋势。所以“多种药方”之间的理解与融合,不同族群之间的共生与共存,是未来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诉求。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全社会面向教育的多种声音、各方价值千姿百态随风生长,大多数时候观念与观念、价值与价值之间横冲直撞,彼此不通——学校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千年困局。是自由还是规范,是继承还是创新,是传统还是现代,是通识还是专业,是考还是不考……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任何简单的呐喊,都必然带来错误的选择。
所以我们相信,当代中国教育需要更加开放而谨慎的设计。而唯有遵循“无东西、无左右、无英雄”的原则,才能从文化、课程、评价等核心软实力上,无“前顾之忧“也无“后顾之忧”地,开展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区域自己的创新实践。
是为我们的教育中国梦。